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大春生产是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就切实抓好2007年大春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07年全市大春生产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转变、提升、拓展”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总的思路是: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确保种植面积为基础,以强推科技、猛攻单产、提高品质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努力实现全市粮食稳定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具体要求是:重抓水稻,抓好玉米和薯类,扩大豆类等杂粮,增加精细蔬菜,积极发展多经。主要目标是:大春粮食播面达到573万亩,其中水稻播面248万亩。大春粮食总产223.5万吨。其中水稻总产118万吨,玉米总产56.5万吨,薯类总产37.6万吨。苎麻总产达到6万吨,花生总产达到4万吨,水果总产达到33万吨,茶叶总产达到0.56万吨,蚕茧总产达到2.3万担,大春蔬菜总产达到130万吨。力争大春一季农民人均增收30元。
二、工作措施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持把稳定粮食播面作为最基础的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实。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杜绝耕地撂荒;要以实施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鼓励群众多种水稻和玉米;要继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挖掘耕地潜力,发动群众大搞增、间、套、围,通过推广麦/玉/豆种植新模式,努力提高旱地复种指数;要做好“田坎文章”,利用好闲散地块,尽力扩大种植面积。
(二)实施农业增产增收“示范工程”。要通过实施“示范工程”,抓科技推广,确保技术落实。一是大力实施省“三百”增粮科技示范工程。要按照省“三百”增粮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和要求,组织科技人员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二是大力实施水稻“三五”科技示范工程。每个县(市、区)要集中建立一个含500亩超强化栽培、500亩抛秧、500亩连作免耕科技示范园区。各乡镇也要结合实际,实施水稻“小三五”科技示范工程。即建立一个含“水稻强化栽培、抛秧、连作免耕栽培各50亩”的科技示范区。三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进一步抓好各项实用增产技术的推广落实,提高农业科技的到位率。全市推广水稻旱育秧栽培200万亩,强化栽培50万亩,连作免耕栽培25万亩,抛秧面积25万亩,杂糯间栽80万亩,带药移栽达到90%以上;玉米育苗移栽达到100%,地膜栽培30万亩;红苕起垄栽培80万亩,芒种前栽插达到90%以上;大春作物病虫综合防治100万亩。四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和旱作节水农业,推广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5万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实施示范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和建设园区农业,在示范区逐步引入现代物资装备、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经营形式等现代农业因子,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要以实施示范工程为载体,加大科学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会议、板报、墙报等各种宣传媒体和技术培训会、现场会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把各项增产增收节本增效适用技术宣传、培训到农户,保证每个农户有1—2个技术明白人,确保各项适用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大春生产纳入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全局加以审视和落实。一是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在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合理”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总体要求,抓好优质粮油、苎麻、蔬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粉葛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力争全市种植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190万亩,种植优质专用玉米60万亩,优质苎麻达到40万亩。二是加快规范化基地建设。重点依托龙头企业,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建立优质粮油规范化基地100万亩;抓好苎麻良繁基地、品改和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巩固蔬菜专业村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积极抓好优质水果、中药材、黄花和腊梅花卉等基地建设。三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大农村专合组织建设力度,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重点依托中贸粮油公司、四川云蒙米业、粒粒米业、通源油脂、大竹东汉醪糟等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订单生产;依托达县智鹏麻纺,大竹金桥、富达麻业等企业,大力发展苎麻订单生产;依托大枫树丝业公司,金竹丝业有限公司、开元丝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蚕桑订单生产。力争大春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50万亩,专用玉米30万亩,薯类15万亩,苎麻10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
(四)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坚持“顺势而立、主动应对、科学避灾、积极抗灾”的工作思路,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要坚持以早制旱,适时早育、早播、早栽、早管,对干旱常发区和无水源保障的地方,扩大春玉米、红苕、豆类、高粱等耐旱作物种植面积;要改革耕作制度,搞好前、后季作物茬口衔接和间套种植,坚持把高塝田、漏沙田和无水源保证的稻田及早改种旱粮,有效规避旱灾风险,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要广泛发动群众育足、留好预备种苗,大力推广节水栽培、覆盖保墒、化学调控等抗旱增产关键技术;要推进基层病虫应急防治队伍建设,及早制定并及时启动实施“农业重大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三、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大春生产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长要对大春生产负总责,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要加大资金投入,大春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增幅要超过2006年。市、县财政要拿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业部门抓点示范,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应主要用于扶持农业生产。要妥善解决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业务、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引导,搞好技术指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要认真做好大春生产所需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具等物资的组织和供应工作。农业、工商、技监等部门要重点抓住春耕备耕关键季节,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控制农资价格,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各级农业部门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搞好技术培训,抓好示范样板,指导和带动大面积生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附:365bet稳定备用网站_365哪个才是真的_365限制投注额度怎么办2007年大春生产指导性任务表
二○○七年二月十二日
365bet稳定备用网站_365哪个才是真的_365限制投注额度怎么办2007年大春生产指导性任务表 | |||||||||||||||
|
|
|
|
|
|
|
|
|
|
| 单位:万亩、万吨 | ||||
县 名 | 大春粮食 | 1、水稻 | 2、玉米 | 3、红苕 | 4、秋洋芋 | 水稻抛秧 | 水稻强化栽培 | 水稻连作免耕 | 玉米地膜栽培 | 订单生产 | |||||
面积 | 总产 | 面积 | 总产 | 面积 | 总产 | 面积 | 总产 | 面积 | 总产 | ||||||
合 计 | 573 | 223.5 | 248 | 118 | 124.5 | 56.5 | 93 | 28.8 | 35 | 9 | 25 | 50 | 25 | 30 | 120 |
通川区 | 13.2 | 5.2 | 6 | 2.7 | 2.2 | 0.9 | 2.7 | 1.1 | 1 | 0.3 | 1 | 1 | 1 | 0.5 | 4 |
达 县 | 112.5 | 46.1 | 56 | 28 | 24.5 | 10 | 16 | 5.3 | 6.5 | 1.8 | 5 | 12 | 4.5 | 4 | 25 |
宣 汉 | 120.5 | 40.5 | 47.5 | 19 | 23.5 | 11.5 | 18 | 4.6 | 10 | 2.3 | 5 | 6 | 6.5 | 8 | 25 |
开 江 | 55.8 | 22 | 21.9 | 9.5 | 11.8 | 6.3 | 8 | 3 | 7 | 2 | 3 | 5 | 2.5 | 3 | 10 |
万 源 | 55.5 | 19.2 | 18 | 7.5 | 20.4 | 7 | 11.5 | 4.2 | 0.5 | 0.1 | 2 | 3 | 3.5 | 6.5 | 10 |
大 竹 | 111 | 46.2 | 48.6 | 26.3 | 25.1 | 13.5 | 15.3 | 2.9 | 7 | 1.9 | 5 | 11 | 3.5 | 4 | 21 |
渠 县 | 104.5 | 44.3 | 50 | 25 | 17 | 7.3 | 21.5 | 7.7 | 3 | 0.6 | 4 | 12 | 3.5 | 4 | 25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