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急)》和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公室《关于抓紧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以工代赈工作实际,现就开展365bet稳定备用网站_365哪个才是真的_365限制投注额度怎么办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各项扶贫工程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以工代赈是改善我市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开展好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对于明确今后一段时期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目标、投入重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意义十分重大。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主要对象,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为重点,以农业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在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同时,积极引导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三、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
1.搞好调查研究。各地要在认真总结“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经验的前提下,以全面、扎实、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基础,深入分析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形势,认真研究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注重“四个结合”。一是与总体规划相结合,各地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有关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专项扶贫目标任务,认真结合“十二五”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切实做好与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的有效结合;二是与其它相关行业规划相结合,加强与有关涉农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相互配合,突出以工代赈专项扶贫重点,避免专项包揽包办,引导其它涉农投入更多地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三是与达州革命老区建设、秦巴地区脱贫发展以及灾后重建相结合,把握以工代赈工作与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秦巴地区脱贫发展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内在联系和目标任务的一致性,综合考虑我市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和灾害多发区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困难,充分争取相关政策和项目投资;四是与全市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四区”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工作相结合,坚持“整合投入、整村推进、整体打造”,在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的同时,努力促进班子队伍、人才科技、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促进民生改善。
3.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各地在规划中要注重“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切忌“照顾、平衡”,“撒胡椒面”,要注重培育典型,打造以工代赈项目精品工程,重点投入、重点管理、重点示范,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县(市、区)在未来五年要“一次规划、连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一批高档次的以工代赈基础设施项目、效益显着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体现“经济快速发展、政治文化先进、精神文明优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典型,树立“有序、清正、民心”的以工代赈良好形象。
4.尊重民意,社会参与。在坚持政府作为规划编制责任主体的同时,要引入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重大问题应征询专家和群众意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体现项目规划与建设的群众参与度。
四、编制范围和建设任务
全市7个县(市、区)均应编制“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规划,此外,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万源市、宣汉县还要编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市级汇总编制全市以工代赈“十二五”总体规划。
建设任务主要包括:农田建设、小型微型水利工程、乡村道路和易地搬迁工程建设等。
五、时间要求
各县(市、区)要在2010年9月5日之前全面完成以工代赈“十二五”建设规划编制和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编制。全市要在2010年9月20日之前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组织专家评审。
六、保障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工作,市上成立由陈中华副市长任组长,市以工代赈办主任何正平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委、政府要从以下方面给予规划编制工作充分的保障:一是组织保障,要成立以县(市、区)长为组长的规划领导小组,便于与其它规划统筹衔接;二是经费保障,各级财政要大力支持、充分保证规划编制所需经费及相关设备;三是人员保障,由于此项工作任务繁重,要根据工作需要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门的人员集中开展规划工作。
特此通知
二○一○年八月二十二日